close
認知是個充滿歧路的花園,也許我們會背道而馳,
也許我們會到達差不多的地方,但不能保證所見皆同。」

「認知
是一團迷霧,我們都在其中摸索前進,
也許碰巧撞在一塊兒,可是沒有人能走相同的路。」


這兩段話都是我在上語言與人際溝通的課程抄錄下來的,
而今天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情,對於這「認知」在溝通上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。

一位新加坡的朋友問:「你覺得什麼是自由?」
我想了想回答他:「以不妨礙他人自由為原則。」
但他說對於四、五年級的人來說─沒有一件事情不是自由的。

在這裡,對於「自由」一詞,因為年紀、閱歷的不同而有了不同的見解,就是「認知」上的不同。



誠如我先前寫的網誌「他不壞,只是很怪」一樣,每個人都有主觀的意識,
所以才說世界上沒有一件事不是「有裡的」。

每個人說的話都對,每句話的文法、修辭其實都沒有什麼大問題,
接下來的重點就在於,這句話出現的場合以及時間點是否恰當?
俗語說:「說出口的話,就像潑出去的水。」
古言道:「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。」所以教人要更謹慎言行。




以上也僅是在於語言上的討論,而與他息息相關的就是重要的人際關係。


接收者就是把對方的語言,內化成自己的認知,儘管與原意不盡相同。
當你的認知與他人的認知有所差異的時候,你能做的是什麼?
溝通。這是必要的,我們可以「到達一個差不多的地方」。
若在溝通的過程中,我們因為在迷霧之中背道而馳了,也不必灰心難過,
畢竟總有機會「在迷霧中撞在一塊兒,只是走過的路不盡相同」罷了。


我要說的,也就是人際中的「尊重」。
每個人都有他表達言論的自由,至事在人文的社會法律上是受保護的,
而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,本來就會因為認知的差異有摩擦,
但我們要如何學會去傾聽,並且尊重對方發表意見的權利,
我想這是我們在與人相處中很重要的課題。


現代人總是說得太多,聽得太少。批評得太多,讚美的太少。
雖然不必可義的去迎合每一個人的說話方式,
但因為尊重對方就等於尊重自己,「人必先自重而後人重之」,
久而久之與你相處的人也會受到感染,學習當一位尊重彼此的人。



因為遇到了挫折,僅不是甚麼大不了的失敗,也足以對於我自身產生了相當的警惕。

正因為知道別人的睿智,才顯得自己的無知。
因為知道別人的寬宏大量,才知道自己的氣量狹小。
要學的人生課題還很多,因為有了知識才知道自己的渺小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onelycat520 的頭像
    lonelycat520

    童熙樺's Life

    lonelycat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