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許多貴人的福,結束寶寶班的歷程,馬上在4/1順利銜接上愛心家園的早療班!
而且也相當幸運的由素有「寶寶班終結者」(意指很快能順利轉銜到一般幼兒園的推手)之稱的芷宜老師指導!
讓我對於羊咩的未來之路更有信心了!
咻的一下,在早療的生活已經過了一個月,羊咩從一開始梨花帶淚的哭個10多分鐘,
到現在跟媽媽說完掰掰,媽媽扭頭就走也只是唉個兩聲就停止了。
老師每天在聯絡簿上,都是給我打強心針,說羊咩每天都有一點小進步,午睡也進步,自己吃飯也進步,
上課專心時間也進步,這些,都是我在家裡努力好久,也不見得有收穫的表現啊。
大約下午三點是點心時間,其實我可以四點半再去接他,但我想偷偷躲在窗簾後面觀察,
沒有媽媽在身邊,羊咩能夠多「獨立」?
我一直相信孩子是可以的,只是依賴媽媽成了慣性,我能是他心靈上的依靠,但絕不是他生活上的僕人。
當我看他可以悠然自得抓著一口又一口的點心吃著,捧著小水杯小心翼翼的啜飲著,
還有時間東張西望的觀察其他同學,直到我露出大頭被他發現,他「北鼻北鼻~」的一面喊著一面蹦蹦跳跳衝到門口。
回到家,吃飯、玩玩具、騎三輪車,在在都能發現羊咩更加願意主動去嘗試,有的時候還會生氣我的協助。
啊~孩子真的是會長大的。
ISP的會議下星期要和老師及社工們討論,對於羊咩的期待,我不知道算不算苛求?
生活自理能力(吃飯、上廁所、穿脫衣服鞋襪、刷牙)、社會性互動以及語言能力。
芷宜老師說,她評估一個孩子轉銜的最主要指標,首重生活自理能力,一旦需要的協助量少,
就很有利於孩子在幼兒園生活!
社會性互動,說坦白些,這部份是我擔心他會被欺負,幼兒園也是個弱肉強食的小型社會啊...
一個老師根本也無法時時刻刻顧及所有突發狀況,所以羊咩若沒有具備保護自己的能力,
我怕他受傷,也怕我自己會受傷...
語言,就是老師說他最弱勢的部份。雖然在聽指令的時候,準確度還算是不錯,
但是沒有表達能力還是會造成一些障礙,同時羊咩的認知能力還是很明顯的弱項,
(調皮搗蛋的能力倒是不用教就很會)
至於探究羊咩遲緩的原因,最近又讓我燃起的這個糾結...
嘖...